致全体职工:
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预测,7月22日将发生日全食现象。按照上级有关应对日全食的工作部署和要求,为充分利用这次日全食的机会,大力普及日全食相关知识,增强公众科学兴趣,提高公众科学素质,决定在全所进行日全食相关知识宣传学习。
以下为日全食相关知识,请浏览学习。
1、日食的周期性:
地球绕太阳、月亮绕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,因此日食的发生也具有周期性。
古代的巴比伦人根据对日食的长期统计,发现日食的发生有一个223个朔望月的周期。这个223个朔望月的周期被称为“沙罗周期”,“沙罗”是重复的意思。
223 个朔望月等于6585.3天(223×29.530588),即18年零11.3天,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有5个闰年,那就是18年零10.3 天。在这段时间内,太阳、月亮和黄白交点的相对位置在经常改变着,经过一个沙罗周期之后,太阳、月亮和黄白交点差不多又回到原来相对的位置,因此便会出现同上一次情况相类似的日食,但见食的地点会有所变化。
准确的日食发生的时间以及交食情况,要经过严格的推算。我国紫金山天文台担负着日食预报的工作。
朔望月:从朔到下一个朔的时间间隔,简单理解,是两个月圆之间夜的时间间隔。并不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,这两个周期有一点不一样。
2、日食的规律原理:
日食的发生必须是满月出现在黄白交点的一定界限之内,这个界限就叫做“食限”。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8度左右的范围内,就可能发生日食;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6度左右的范围内,则一定有日食发生。
黄道、白道的交点有两个,这两个交点相距180度,故一年之中有两段时间可能发生日食,这两段时间都称为“食季”,它们相距半年。
太阳在黄道上每天向东移动约1度,由于日食的食限为18度左右的范围,太阳从黄道和白道交点以西的18度运行到黄道和自道交点以东的18度,大约需要36天,就是说日食的每一个食季为36天。
3、什么是贝利珠?
在太阳将要被月亮完全挡住时,在日面的东边缘会突然出现一弧像钻石似的光芒,好像钻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闪耀光芒,这被称为钻石环,同时在瞬间形成为一串发光的亮点,像一串光辉夺目的珍珠高高地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,这种现象叫做珍珠食,英国天文学家倍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,因此又称为贝利珠。
4、日全食的原理:
阳圆面被月球遮掩的现象称为日食。 根据交食的情况,可分为日全食、日偏食和日环食。
日食一定发生在“朔日”(即农历初一,即月球在地球与太阳的中间)。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,如果太阳、月亮和地球正好位于或接近同一直线,而由于月球的黑影的长度又足够长到达地球表面,那在黑影地区的人就可以看到日全食。
太阳、月球、地球在同一直线可接近同一直线,而月球的本影长度足够长,那就会发生日全食,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日食,但日食的区域很小,并且经常会落在海洋上,所以一般人很少可以看到日食,而日全食的区域更小,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没看到过一次日全食。平均一个地区要400年才会发生一次日全食,而日全食发生得 最多的国家是印度。
5、日食之最:
日食可以持续的最长时间是7.5分钟。
6、关于日食发生的规律:
每年日食最多出现5次,如果出现5次,那么一定都是偏食。
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。
在北、南极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。
日全食大约1年半发生一次。
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时从某一点开始,然后沿着日食带在日没时结束。从开始点到结束点大约绕地球半圈。
7、日食发生时的影响及现象:
发生日全食时,光线穿过树叶的缝隙投影出新月的影子。
发生日全食时,动物常常准备睡觉,或行为异常。
发生日全食时,当地的温度通常会下降至少20度以上。
当99 %的太阳表面被覆盖时,能看到的晨昏蒙影现象。
在日全食期间,地平线的周围会有一个窄的光带,这是因为观察者并不是直接站在月亮的影子下面,地球和月亮有一定的距离。
在现代的原子钟出现之前,天文学家通过对日食的古代记录进行研究,发现地球旋转的周期每个世纪变慢了0.001秒。
【7.22日全食资料】-日全食的相关小知识问答
从网上收集到一些相关资料,经过重新组织和整理,以问答专栏的形式提供给大家参考。
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,将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,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6分钟,预计我国将有3亿人可以看到。国际天文联合会将组织对其进行直播。
1.能介绍一下日全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吗?
所谓“食”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。
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。
日食共有三种,即日偏食、日环食和日全食。
太阳被完全遮住就是日全食。
2.日全食发生时壮观景象是什么样的?(确实如同以下文字描述的那样吗?--到时我们一起观看吧)
天空会突然黑下来,太阳会被月亮完全“吃掉”,看上去就犹如一个挂在天上的“黑饼”,周围围绕着一圈耀眼的光芒……
3.百年一遇的奇观是什么概念?
7.22将出现的日全食如果再现的话,一般要等待300年左右,有幸目睹这样的天象奇观实乃一大幸事,因为要看下次日全食,得等两三百年。
4.7.22日全食的可观测范围和持续时间大约是多少?
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,将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,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6分钟,预计我国将有3亿人可以看到。国际天文联合会将组织对其进行直播。
5.我需要到推荐的最佳观测地点去看日全食吗?
在日全食可观测的区域内,只要视野开阔,没有障碍物遮挡,办公室或自家阳台都是很好的观测点。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专家们推荐的最佳观测点去看日全食显然不现实,也会造成一定的混乱,还是建议所有TX尽量选择就近的开阔地观看。
6.日全食包括哪些过程,我们如何看日全食才能既看热闹又能看出点门道?
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、食既、食甚、生光、复圆5个过程。
此次日全食主城的初亏时间是8点07分57秒,
食既到生光从9点13分12秒开始,9点17分15秒结束。
除外,市民还可通过日全食看贝利珠、日冕和星空等天象变化,要是届时天空晴朗,市民或许还能发现牛郎、织女、火星等行星及星座。
7.日全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,我们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?
日全食发生时整个天空会漆黑一片,如建筑、运输等行业都需提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,防止4~5分钟的“黑夜”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特别是一些司机在日全食发生后,不要惊慌,应立即打开车灯减速小心驾驶。
同时高空作业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见五指而发生事故。
商家和市民也要有准备,防止天突然黑下来一些不法分子溜进店或者家里偷东西。
同时,在日全食发生前,市民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准太阳进行观看,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测。
8.7.22日全食现象是什么时候推算出来的?
早在19世纪早期,外国天文学家根据日食和月食间的规律就推算出今年7月会发生全球性日全食。
两年前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发布确定性消息,今年7月22日,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以来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。
根据推算,下次发生全球性日全食的时间是2241年,而上海地区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则是2309年。
9.你相信有商家借此日全食机会赚钱吗?
反正商家总有赚钱的头脑,不信你看...
罕见的天象奇观引起了很多聪明商家的注意,他们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大赚一笔。目前上海、合肥等地很多旅游城市都投入数百万元,购置天文望远镜等设备,并在很多旅游景点开辟了观测点届时供游客使用。
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夏日,一场本世纪最壮观的日全食奇观让这个日子变得特殊。由于长三角区域正处于最佳观测区,世界各地的“追日族”届时将赶赴长三角,一些城市的酒店已出现“一房难求”的红火局面。